
影音推廣
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 24 成德法師(蔡禮旭老師)
【好學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則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則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。】
這出自《孔子家語》,在《中庸》都有相似的一個教導。
首頁 > 成德法師
【好學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則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則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。】
這出自《孔子家語》,在《中庸》都有相似的一個教導。
剛剛《太上感應篇》經文講的:「施恩不求報,與人不追悔。」註解講得很好,施恩求報,貪心未除。施恩是不是好心?但是他求報,就有什麼?利心。想求人家回報,不就是有想獲得利益嗎?…
《弟子規》告訴我們,「寬為限,緊用功,工夫到,滯塞通」。持續學習有了真實的智慧,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而持續的學習首先一定要吃一帖藥。諸位朋友,昨天那帖藥吃了沒有?那帖藥就是早晚把《弟子規》讀一遍。
我們剛剛提到君臣有義,君仁,君能仁慈,能處處替部屬著想,甚至於為他的成長、為他的家庭,都能夠給予關懷,當領導者有這分仁厚之心,自然臣子也會起而效忠盡職,達到君仁臣忠。
教導百姓相親相愛沒有比弘揚孝道更好的方法了。因為孝是愛的原點。而所有的民族,以至於所有的宗教,他們的教育其實都是愛的教育。人要學習愛人,他找到了愛的原點,他這個愛心才能真正從根發出來。
我們剛提到孔子、孟子的教誨,都是教誨我們事情做得不如意不好的地方,首先要先反省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之處。剛剛講孟夫子那一段話,愛人不親反省自己的仁德不夠,「愛人不親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,禮人不答反其敬」。